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 > 东西问丨林安梧:文明互鉴如何突破“冲突困局”?

东西问丨林安梧:文明互鉴如何突破“冲突困局”?

中新社济南7月10日电 题:文明互鉴如何突破“冲突困局”?冲突困局

——专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、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林安梧

作者 于海涛 李欣 赵晓

从近现代到后现代的东西科学革命,再到人工智能时代,问丨梧文这一过程不仅是林安科技的进步,也意味着全球文明交流和互动方式的明互深刻变革。人工智能技术的鉴何发展,使跨文化交流更为便捷高效,突破也带来了诸如文化同质化、冲突困局算法偏见等新挑战。东西

人工智能时代为文明互鉴带来哪些新的问丨梧文可能性?文明互鉴如何突破“冲突困局”?中新社“东西问”近日就此专访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、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,林安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林安梧。明互

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
中新社记者:从“文明的鉴何冲突”到“文明互鉴”,这一转变背后有何时代背景与逻辑?突破

林安梧:“文明的冲突”理论曾在冷战后引发国际社会对文化差异的广泛关注,但其将文明对立视为冲突根源的冲突困局观点,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逐渐显现出局限性。人们开始意识到文明之间不仅存在冲突,更有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可能。从20世纪“全球化”到21世纪“在地全球化”的转变,更折射出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重新认知——全球化不再是单一的同质化进程,而是全球视野与地方文化独特性的融合共生。

随着人们对文化身份和地方特色的重视,“在地全球化”成为新趋势。这种趋势强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和发展地方文化的独特性,通过将全球视野与地方实践相结合,实现一种更加平衡和包容的全球化。

总之,从“文明的冲突”到“文明互鉴”的转变,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过程。在这一过程中,不仅要关注科技进步,还要重视文化交流和互动,建立更多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这样的国际对话平台,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文化交流和推广“在地全球化”理念。

中新社记者:您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“主体际性”概念,它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何种“角色”?

林安梧:主体际性是一个深植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,探讨个体之间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可能性。

主体际性的核心在于,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,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网络之中,个体的理解和行为既受他人影响,也影响着他人。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实现有效沟通和理解的基础。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,主体际性尤为重要,它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,以及如何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点。

主体际性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基础性作用,体现在它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一种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机制。通过共同语言的运用、共享文化的理解、相互尊重的态度以及共同价值观的追求,个体在跨文化的环境中有效沟通,实现深层次理解。这种理解不仅限于表面的交流,更涉及对不同文化深层次价值和信仰的尊重。

现代社会,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技术进步,主体际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,不仅是个人层面沟通的基础,也是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基石。通过培养主体际性,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,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。

中新社记者:人工智能技术对文明互鉴的影响呈现怎样的“双面性”?

林安梧: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赋予文明互鉴新内涵。人工智能也堪称文明互鉴的“双刃剑”。

自然语言处理、文化遗产数字化等技术突破,打破了语言壁垒与物理距离,让跨文化交流效率空前提升,但算法偏见、文化同质化等新挑战也随之而来。这种“机遇与危机并存”的现状,要求人类必须从“冲突思维”转向“互鉴逻辑”,在技术进步中守护文化多样性。

人工智能的积极面显而易见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翻译,已能捕捉语言中的情感与语境,使跨语言沟通效率提升90%以上;而文化大数据分析则可挖掘不同文明的隐性关联。

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。一方面,技术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“表层能指”,难以捕捉非语言符号,可能导致“文化失真”,如中国书法“留白”、日本能剧“间”的深层意涵等;另一方面,推荐算法的“信息茧房”效应,可能强化文化偏见——若训练数据缺乏对小众文化的覆盖,算法将加剧“主流文化扩张、边缘文化萎缩”的马太效应。

中新社记者:面对技术冲击与文明冲突,应如何守护文化多样性?

林安梧: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工具,使知识、艺术和思想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。然而,这种技术驱动的交流也可能导致文化的同质化,削弱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。因此,在利用人工智能的同时,必须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,采取措施保护和尊重每个文化的独特价值。

破局之道在于“技术赋能”与“人文引领”的双向发力。需要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和应用中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,确保技术不仅能促进交流,还能支持文化的保护和传承。同时,应加强文化教育,提高公众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,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公民。

通过强化文化教育,可以培养出具有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公民;通过提倡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审慎使用,可以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;而鼓励开发者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多样性的考虑,则可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全球文明的和谐共处。

中新社记者:中华文明的“知止”智慧,能为21世纪文明互鉴提供何种启示?

林安梧: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中,中华文明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,正展现其对世界的贡献。

“知止的文明”强调的是一种自我克制和内省的文明态度,认识到文明的发展要有节制,并尊重自然和社会的界限。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蕴含这种“知止”的智慧,无论是在哲学、文学还是艺术中,都能看到中国人对和谐、平衡的追求。当今世界,这种智慧为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,如生态危机、文化冲突等,提供了宝贵参考。

文化的“主体性”是指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,应该被尊重和保护。中华文明的主体性,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传统、哲学思想、语言文字和艺术创作中。

中华文明在尊重自身主体性的同时,也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,通过对话和合作,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,从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。因此,在21世纪,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哲学智慧,更在于其对全球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的积极参与。中华文明的“知止”智慧将继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,为世界和谐与发展作出贡献。(完)

受访者简介:

林安梧,台湾台中人,哲学家、宗教学家。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,师从“现代新儒学”集大成者牟宗三先生。现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、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,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。

(责任编辑:娱乐)

推荐文章
  • 德勤报告:全球能源转型中长期趋势不可逆转

    德勤报告:全球能源转型中长期趋势不可逆转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(记者 王恩博)德勤中国9日在北京发布的《“十五五”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》报告指出,全球能源转型中长期趋势不可逆转,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预计将成为“十五五”前中期中国能源政策的重 ...[详细]
  • 遭特朗普威胁后,巴西总统:将对等回应!

    遭特朗普威胁后,巴西总统:将对等回应! 中新网7月10日电 当地时间9日,巴西总统卢拉在社交媒体发文,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将对巴西征收50%的关税,卢拉表示将根据巴西法律对等回应。卢拉表示,巴西是一个主权国家,其独立机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干 ...[详细]
  • 国家统计局: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.8万吨

    国家统计局: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.8万吨 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,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了关于2025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。根据对全国25个夏粮生产省(区、市)的调查,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、单位面积产量、总产量如下:全国 ...[详细]
  • “香港油画名家精品展”开幕 60余幅作品展现多元艺术魅力

    “香港油画名家精品展”开幕 60余幅作品展现多元艺术魅力 中新网香港7月10日电 (记者 戴小橦)由香港中西区文化艺术协会(以下简称“协会”)主办的“香港油画名家精品展”9日晚在香港开幕,此次展览汇聚12位香港油画家创作的60余幅作品。开幕现场,香港美术家协 ...[详细]
  • 探访郑州酒店外摆餐饮走红:消费者排队尝鲜

    探访郑州酒店外摆餐饮走红:消费者排队尝鲜 中新网郑州7月10日电 题:探访郑州酒店外摆餐饮走红:消费者排队尝鲜作者阚力 王佳宁 赵梦阳连日来,河南省会郑州一些中高档酒店纷纷推出餐饮外摆业务,以“星级手艺、街头价格”撬动消费新市场,生意火爆,频 ...[详细]
  • 合作觅商机 浙江“买手团”热情拥抱“进博之约”

    合作觅商机 浙江“买手团”热情拥抱“进博之约” 中新社杭州7月9日电 (奚金燕)7月9日,第八届进博会招商路演(杭州)活动在杭州市钱塘区举办。现场,立邦、德国卡赫、昕诺飞、UPS等20家参展商携带产品模型、商品手册亮相,吸引了120余家来自浙江各地 ...[详细]
  •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

  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 中新网7月9日电 7月9日,国新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首场新闻发布会。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会上表示,在“十四五”期间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现在总数达到125个,全国跨省异 ...[详细]
  • 2025年6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49.6万件

    2025年6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49.6万件 中新网7月9日电 据“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2025年6月,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、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、赌博、侵权、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849.6万件 ...[详细]
  • 中国-东盟(10+1)外长会在马来西亚举行

    中国-东盟(10+1)外长会在马来西亚举行 当地时间7月10日上午,中国-东盟(10+1)外长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。(总台记者 陶家乐) ...[详细]
  • 马来西亚五年来首度降息

    马来西亚五年来首度降息 中新社吉隆坡7月9日电 (记者 陈悦)马来西亚国家银行9日宣布将降息25个基点,将隔夜政策利率从3%调整到2.75%。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称,这是审慎评估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预期后采取的积极举措。自202 ...[详细]
热点阅读